科研成果展示

新材料研究所

确博建站


确博新材料研究所成立于新材料技术快速迭代、各行业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。作为确博科技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布局,该研究所汇聚了材料学、化学、工程学等多学科的顶尖科研人才,致力于研发具有高性能、高附加值和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材料,为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提供材料支撑,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。

在研究方向上,研究所聚焦多个前沿领域。其一,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。针对传统材料在强度、重量、耐腐蚀性等方面的局限性,研发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。通过优化材料组分比例、改进制备工艺,使复合材料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大幅降低重量,例如研发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,比强度较传统金属材料提升 50% 以上,且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能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,有效减轻飞行器重量,提升燃油效率。

其二,新能源材料创新。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,重点研究锂离子电池、燃料电池等关键材料。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,致力于提高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,研发的新型三元正极材料,能量密度达到 300Wh/kg 以上,循环寿命超过 2000 次,显著提升了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。在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领域,开发出低成本、高活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,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,加速了其商业化应用进程。

其三,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。专注于具有特殊功能的薄膜材料研发,如耐高温薄膜、阻隔性薄膜、导电薄膜等。通过精确控制薄膜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,赋予其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。例如研发的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,可在 250℃以上的高温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,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绝缘和耐高温部件。

核心技术成果方面,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。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上,开发出一种新型绿色合成工艺,可大规模制备尺寸均匀、分散性好的纳米颗粒材料,生产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3 倍,且减少了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,符合环保要求。该技术制备的纳米陶瓷颗粒,用于涂层材料中可显著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,使涂层使用寿命延长 2 倍以上。在智能响应材料领域,研发出对温度、湿度、光等外界刺激具有灵敏响应的智能材料,如温敏形状记忆合金,在特定温度下可自动恢复预设形状,在医疗器械、智能装备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。

应用场景广泛且成效显著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研究所研发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用于卫星结构部件,使卫星重量减轻 20%,降低了发射成本,同时提高了卫星的结构稳定性和在轨寿命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的应用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 600 公里以上,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。在高端制造领域,功能性薄膜材料用于精密电子元件的封装,有效提升了元件的防潮、防尘和耐老化性能,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。

展望未来,确博新材料研究所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重点在生物基材料、超导材料、智能仿生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。计划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,加快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,推动新材料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。同时,注重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,助力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,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
 

服务热线

4001-123-456

微信服务号